“他”是我国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翻译家,被誉为“最尊贵的人”之一。但也有一些人认为,“他”不配拥有这样的殊荣。尽管他对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然而他的行为和一些封建观念,比如留辫子、纳小妾以及推崇裹小脚的传统,常常让人难以接受。他是否真的配得上这份荣誉呢?这位“他”究竟是谁呢?
前言中的“他”名叫辜鸿铭,生于1857年7月18日,地点是马来西亚的槟榔屿,祖籍福建惠安县。辜鸿铭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庭,祖先曾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迁居到南洋,并在那儿积累了丰厚的财产与声望。辜鸿铭的父亲,辜紫云,曾任英国橡胶园的主管,不仅流利地讲闽南话,还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和马来语。母亲则是一位外国人,英语和葡萄牙语也说得十分流利。
展开剩余85%在这样一个语言丰富的家庭环境中,辜鸿铭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语言天赋和惊人的记忆力。小时候,他经常在橡胶园里嬉戏,广受园内员工的喜爱。特别是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夫妇,他们将辜鸿铭视为亲生儿子,常常带着他一起读莎士比亚、培根等西方文学作品,培养他的文学兴趣。
1967年,布朗夫妇决定回到英国生活,并希望能带上辜鸿铭。尽管辜鸿铭的父母心情复杂,但最终还是同意了。临别时,辜鸿铭的父亲在祖先的牌位前,烧香磕头并郑重告诫他:“无论你走到哪里,身边若是外国人,你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。”这句话辜鸿铭一生都铭记在心。
14岁时,辜鸿铭随布朗夫妇前往法国,开始接受系统的科学教育。学成后,他又回到了英国,已经能熟练掌握英语、德语、法语、拉丁语以及希腊语。随后,他凭借优异的成绩,进入了享有盛誉的爱丁堡大学,并得到了校长卡莱尔的赏识。到了1877年,辜鸿铭顺利取得了文学硕士学位,但他并未止步不前,而是继续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等地攻读文学和哲学,获得了文、哲、理、神等多个领域的博士学位,且能流利使用九种语言。
那时,辜鸿铭已经在国际上小有名气,曾受邀参加“纪念俾斯麦百年诞辰会”。在这个会议上,主办方临时要求他即兴演讲,虽然没有事先准备,辜鸿铭凭借扎实的知识和口才,轻松完成了演讲,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钦佩和掌声。他平时还喜欢用拉丁文创作诗歌,民国初期海愚园路廊壁上的拉丁文诗便是他所作。
经过14年的留学生涯后,辜鸿铭决定回到故乡槟城,在殖民政府中找到一份工作。然而,一次与清末外交家马建忠的对话彻底改变了他的思想。马建忠深受鸦片战争后英法联军侵犯的影响,决定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,以期能为清朝政府做出贡献。两人一见如故,畅谈三天。辜鸿铭在这段谈话中受到了深刻的启发,决定辞去政府工作,投身中国文化的学习与传播。
1883年,辜鸿铭开始在英国的《字林西报》上发表关于中国学的文章,转而走上了宣传中国文化、批评西方学问的道路。他甚至将《论语》《中庸》《大学》翻译成英文,并刊登于海外期刊,开始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儒家思想。由此,他从一个西方学子,转变为坚定的中国文化捍卫者。
1885年,辜鸿铭回到祖先的故乡,受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邀请,成为其翻译秘书。此后,他在张之洞身边工作长达二十年,一边协助张之洞筹划洋务改革,一边深入研究国学。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,封建的思想体系被彻底推翻,开始提倡剪辫、实行一夫一妻制、废除裹小脚的风潮。然而,辜鸿铭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。
1912年,辜鸿铭在社会上看到人们纷纷剪去辫子、开始一夫一妻,女性也不再裹小脚,他不仅没有剪掉自己的辫子,反而精心打理着它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他开始四处寻找一位能够裹脚并严格遵循三纲五常的妻子,最终找到了淑姑。两人结婚后,育有两个女儿。然而,由于没有儿子,淑姑深感愧疚,主动为他找了一个日本小妾“吉田贞子”。吉田贞子与淑姑关系融洽,也为辜鸿铭生下了一个儿子和女儿。
辜鸿铭还产生了一个奇特的癖好,他喜欢闻女人裹脚布,每晚入睡前都要捧着妻子淑姑的裹脚布闻一闻才能安心入睡。尽管这些行为显得有些古怪,然而在他外表的怪异背后,依然隐藏着非凡的才华。
1915年,辜鸿铭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教授,几年后,蔡元培接任校长,并邀请辜鸿铭教授英国文学。第一堂课上,辜鸿铭的辫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哄笑。对此,辜鸿铭淡定回应:“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,但你们心中那无形的‘辫子’才是更值得警惕的。”他的这一番话让全班同学顿时安静下来,意识到自己对传统的误解。
五年后,辜鸿铭随着蔡元培一起辞去北京大学的职位,随后前往日本讲学三年。1927年回到中国不久,他的妻子去世。日本方面曾提议辜鸿铭担任张作霖的顾问,但他对这个似乎与清朝气息相符的张作霖并不感兴趣,最终选择了离开。次年,辜鸿铭在张宗昌的推荐下成为山东大学的校长,但因突发感冒未能康复,最终在北京去世,享年72岁。
回顾辜鸿铭的一生,他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他的多语言能力和卓越学术成就,使他在国际学术界声誉斐然。尽管身处时代的风云变幻中,辜鸿铭始终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文化信仰。他的一生,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中国文化深沉的热爱,也让我们反思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